某礦泉水廣告:「沒事多喝水,有事水多喝」, 簡單說:就是要多喝水,當然最好喝他家的礦泉水。某減肥診所要求患者每天喝6000 c.c.的水,是否恰當,引起不少爭議。水有益健康絕無異議,但每天該喝多少水卻不易回答。多年來,多項研究提供不同的建議,但實質上個人所需的水量由許多因素,包括健康情形、活動力和住處的氣候決定。因而並無適合每個人的單一公式能估計你每天的喝水量。本文提供每天喝足夠液體的原則,取材自 Water: How much should you drink every day? ( mayoclinic.com, 2011-10-12)

水

水對健康的好處

水是體內重要的化學成分,大約占體重的 60%。體內每個系統都依賴水,例如,水把毒素排出體外,攜帶營養素到細胞以及提供耳、鼻、喉組織濕潤的環境。缺水導致的脫水,係指體內沒有足夠水進行正常功能的情況。即使輕微的缺水也會消耗能量而讓你疲倦。 

你需要多少水?

水分經由呼吸、流汗、尿和糞便耗失,為維持身體正常運作,必須藉飲料和食物補充水分的供應。美國藥物研究所指出成年男子每天的飲料適當攝取量為3公升(約13杯),成年女子為2.2公升(約9杯)。 

每天八杯水的建議?

大家都聽過「每天喝8杯8盎司水」的說法,此大約1.9公升,似未異於藥物研究所的推薦值。雖然「8杯8盎司」法則沒有嚴謹的證據支持,其會流行係因容易記住,惟應重新定義為「每日至少喝8杯8盎司液體」為妥。

影響水需求的因子

液體攝取量宜依活動力,氣候,健康狀況,懷孕或哺乳與否而修正之。 

·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運動:引起流汗的運動或活動須喝額外的水補充液體損失。輕微運動宜多喝400至600毫升的水(約1.5至2.5杯),但持續超過一小時的密集運動(例如馬拉松)則需更多的水分攝取。至於需要補充多少液體則由運動時流汗量、運動型式和時間決定。長期密集運動後,最好使用含鈉的運動飲料,以補充汗中鈉的流失及減少低鈉血症的機會,此症可能脅生命;還有補充運動後流失的液體。 

·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環境:熱或濕的氣候引起流汗,需要攝取額外液體。冬天使用暖氣也會導致皮膚失水。再者,處於海拔大於8200英呎(2500米)的地方,則引起排尿增加, 呼吸加速,消耗更多體液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健康狀況:倘遇發燒,嘔吐或腹瀉,以致身體損失額外的液體,應該喝更多的水。某些情況,醫生會建議口服補充液。而包括膀胱感染,尿道結石等情況,則可能需要增加液體攝取量。相反地,心臟衰竭,腎臟,肝,腎上腺等疾病,可能減少水分排泄,從而需要限制液體攝取。 

·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懷孕或哺乳:哺乳的婦女性需更多液體以免脫水,尤其是喂乳時更需大量液體。藥物研究所建議,懷孕的婦女每天喝2.3公升液體(約10杯) ,哺乳的婦女每天3.1升液體(約13杯)。 

其他水來源

除了喝入的液體,所吃的食物也能有效提供部分所需液體。通常,食物供給水攝取量的20%,許多蔬果如西瓜和番茄等,至少含有重量90%的水分。此外,飲料如牛奶和果汁等的成分大部分是水,即使啤酒,酒和咖啡因飲料(咖啡,茶或蘇打)也是,但不應該攝取過多酒精和咖啡因飲料。水仍是最好的選擇,因其無熱量,便宜和方便取得,。 

保留安全的水合狀態

一般而言,如果喝入足夠液體,則很少感覺口渴,且每天排放1.5公升(6.3杯)或更多的無色或淡黃尿液,如此的液體攝取量大概適當。如果你關心液體攝取量或有健康問題,請與醫師或營養師討論,由他們幫忙決定你的適當的水量。

為免於脫水及確認體內擁有所需液體,讓水成為你的飲料的首選。

  • 再者: 每餐及餐間喝杯水或其他無熱量或低熱量飲料。
  • 運動前,中和後喝水。
     

雖然機會不大,仍可能喝入太多的水。

  • 當腎臟無法排除過量水分,血液電解質含量被稀釋,導致低鈉血症。耐久力運動如馬拉松跑者,喝入大量水,具高風險的低鈉血症。通常,一般美國飲食的健康成人很少喝入太多的水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無澱粉的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